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 魏县探索创新农村产权机制

2021-05-27 10:43:00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魏县探索创新农村产权机制,盘活用活财政、集体和个人土地、房屋、设备等资产,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让农村各类资产活起来、持续保值增值,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如何让农村各类资产活起来、持续保值增值?今年以来,魏县着力破局,探索创新农村产权机制,盘活用活财政、集体和个人土地、房屋、设备等资产,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财政投资集体资产化

作为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试验田”——魏县城东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一派生机,占地8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内80座温室大棚里,一层层绿珍雪耳正旺盛地生长着。

绿珍公司是一家2015年建立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最初两年工厂化生产杏鲍菇,随后根据市场发展种植雪耳。园区产权归8个村集体所有,与绿珍公司签订合同,每年租金由各村集体用于为贫困群众分红和村级管理。建档立卡群众和流转土地群众,可以在园区企业务工,根据情况收入薪金、股金、租金“三金”。目前企业常年有100多名农民工从事雪耳制种、装料、采收、烘干、包装等工作,企业与全县3个乡镇30个村1200余农户建立了帮扶合作关系,每年可以帮助村集体和群众增收20多万元。

年来,魏县用好财政扶持资金,村集体、合作社、种养加大户合作经营建设扶贫微工厂156座,蔬菜、食用菌、密植梨种植园区65个,温室大棚3000多座,养殖、加工龙头企业22家,总投资2亿多元,每年为各合作经营主体带来增收5000多万元,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支撑。

土地流转资产规模化

今春,魏县前大磨乡爱耕种植合作社在农业农村部门帮扶支持下,合作社刚刚完成400亩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安装。自此,合作社流转经营的2200亩农田,全部安装了喷灌设施。

合作社粮食生产实行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喷施农药,有省市县专家线上线下技术指导服务,实现生态高产高效。

魏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李彦琛说,为增加农民收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该县设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帮助种养大户、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把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和在家年老体弱的农民解放出来,并保证合理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目前,全县已发展规模化经营种养大户、合作社1100家,土地规模化经营2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大约23%,每年降低农业水肥种耕播成本15%以上。

集体土地坑塘资产化

在魏县前大磨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户村社区,经过改造的一处20多亩的坑塘水清鱼肥,岸边绿树掩映。这里原本是一座废弃旧坑塘,经过治理后,由村民连瑞海与村集体协议进行承包经营。去年,连瑞海投入5万元开始养鱼,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和个人创造收益数万元。

为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坑塘、空心村闲散宅基等的治理和再利用,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魏县以县乡供销合作社为主渠道,县级统筹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乡镇建设服务站,村设服务点,与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统筹协作,形成三级服务体系。重点服务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宅基地流转归并等,创新落实国家农村产权机制,增加农民资产收益率和集体经济收入。(记者 方尚俊 通讯员 王德峰 郭海民 杜廷保)

关键词: 资产 魏县 农村 产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