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广州港发出的首列“港铁号”海铁联运中亚班列,刚刚顺利抵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本趟中亚班列共有100个标准箱,货运量约为607吨,装载着十余种家用电器、五金制品、日用品等货物,总货值约1072万元。
黄埔海关所属新港海关关员助力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行
“港铁号”中亚班列继续保持“海运+班列”海铁联运的海运陆运模式,较海运渠道效率更高、费用更低。为做好“港铁号”海铁联运中亚班列的监管工作,黄埔海关所属新港海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协助企业办理相关资质,提前与码头企业、物流企业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业务协调沟通,理顺从通关作业信息流程和货物抵港、核封施封、装车发运的实物流程。
“本次班列是从广州港区集司码头首发的中亚班列,从申报到放行仅用了1天时间,通关效率太高了。”广州兴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雄说,“这趟班列相比海运节约了近60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帮助企业快速通关,确保班列顺利运行,是我们海关的重要职责。”黄埔新港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许少峰说,“对于中亚班列有特殊监管需求的企业,我们会提前掌握货物类别和监管要求,指导企业规范申报,提前掌握商品编码、监管要求及相关税收政策,对其进行优先机检、查验,保障货物快审快查,保障企业能充分享受到海关的改革红利,持续降低企业的通关成本。”
“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优势,助力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行,为新港海关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黄埔新港海关副关长苑志鹏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濮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通讯员:濮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