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3亿用户9亿单,随手拼单也扶贫

2018-01-30 17:20:35 来源:中国网

当社交力量进入三农领域后,便催生出巨大能量。

日前,拼多多发布的《2017拼多多扶贫助农年报》显示,其通过3亿用户社交接力的方式,精准链接起了农民与消费者,仅在一年时间内便催生9亿多扶贫订单,闯出了精准扶贫的“拼多多模式”。

与传统电商扶贫的最大区别是,“拼多多模式在供给端,通过C2B预售聚集海量订单分拆给产区,精准到贫困户,并提高流通效率;在需求端,3亿用户接力分享的社交力量,让农货订单实现裂变式增长。更重要的是,拼多多一边解决全国各地农滞销,一边扶持新农人闯出品牌,实现了应急扶贫与长效“造血”的融合发展。

有分析认为,在原来的 “开店扶贫”模式中,农货只能等待被动搜索,大量投入变为沉没成本。而拼多多模式通过3亿用户社交分享,主动带动贫困地区农货销售,为电商扶贫提供了参考经验。

社交接力,帮农货订单裂变式增长

2017年底,陕西乾县74岁的郑志龙老人,因家中320斤梨只买了10元,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关注。

拼多多爱心助农团队在看到后,当即拍板要一帮到底。就在了解到老人身体较差、家庭情况困难后,决定联合商家以高出市场价格1倍,即1元/斤的价格,全部买下其家中的1.5万斤梨。与此同时,拼多多将“郑爷爷的梨”放在APP的醒目位置进行推广,为其提供价值上万元流量支持。

就在一周内,“郑爷爷的梨”全部售罄,并且拼多多爱心助农团队还与商家承诺,在今后将优先包销老人家的梨子。

在过去的一年中,拼多多已经帮助成千上万个“郑爷爷”解决销路问题——上线第一天就卖出1.5万斤华山脚下青皮核桃,月累计销量超70万斤;山东萝卜一周销售20万斤,为老乡创收40万元;支持四川雅安灾后重建,“雅安蒙顶山红心猕猴桃拼单活动”日销3000单……拼多多平台上这些惊人的数据,展现了社交电商精准扶贫、快速响应的巨大动能。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传统电商沿用的网店扶贫模式中,农货只能等待被动搜索,大量投入都是沉没成本。而拼多多模式通过“边逛边买”的场景式消费,将更多贫困地区的农货主动呈现给消费者,借助3亿用户人人接力式的社交分享,帮助农货订单“零成本”裂变增长,举手之劳完成公益扶贫。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则表示,与传统电商相比,社交电商能将同类兴趣的细分顾客聚集,以体验和内容营销来打动消费者,“特别是它能够下沉聚焦到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这些特点都可以在精准扶贫中有效发挥作用。”

精准订单,扶持起更多“小农”

事实上,在大数据精确指引的基础上,“拼多多模式”还通过预售制提前聚起海量订单,优先包销贫困户家中农货,实现了在田间地头“边收单、边发货”。

2017年8月末,新疆库尔勒香梨迎来丰收季。但库尔勒市西尼尔镇贫困户买买提艾力·买买提却遇到了销售难题——家中种了18亩香梨地,家里11口人就靠着这香梨地的收成过生活。但由于行情低迷,十多天中没有一个老板上门收购。

就在买买提和村里的梨农为销路发愁时,拼多多助农团队联合 “以果感恩”品牌负责人张银杰,带着在平台上预售收集的3000吨的香梨订单来到村里,帮助全村的梨农打通了销路。同时,双方还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并包销村里3户贫困户的香梨,为每户带去了8万多元的销售收入。

“我们平均每天要在拼多多上销售5000多单,每天20多辆车迅速将香梨发到北上广地区。”张银杰介绍说,在拼多多平台的大力扶持下,在高峰期共帮助当地卖掉95万斤库尔勒香梨,为许多梨农解决了燃眉之急。

拼多多爱心助农负责人介绍说,这种预售订单、精准覆盖贫困户的方式,已经是拼多多模式的常态化操作。“提前聚集起几十万斤订单量,再拆分到具体的主产区,让农户可以实现在田间地头边收单、边发货。一方面能够缩短了流通周期减少损耗,保证消费者的收货品质。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以销定采的方式,指导农户优化种植结构。”

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预售制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的形式,也是现代供应链的起点,它可以让农户明确种植(养殖)什么、种植(养殖)多少、什么时候上市,从而能够做到供求精准对拉接,实现现代供应链的实效。

“拼多多的这种模式,能够赋予农业供应链新内容,让多方主体进入供应链并且共同完成整个供应链的活动,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有效性。”洪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