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环球精选!让“北方戏窝子”成为河北闪亮的文化名片

2023-05-12 19:35: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连日来,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河北石家庄火热进行。5月10日,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北方戏窝子”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


【资料图】

会议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刘浩琳主持,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孙雷,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陈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刘文峰,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朱为总,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原院长、研究员庞彦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李志远,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惠芬,以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戏剧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露霞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与会嘉宾就河北与“北方戏窝子”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河北戏曲的发展与“北方戏窝子”的历史渊源,尤其是河北如何继承“北方戏窝子”的优秀传统,在新时代站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与发展并重的高度将“北方戏窝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河北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文化名片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河北到底是不是“北方戏窝子”

“在历史上河北称得起是‘戏窝子’。”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原院长、研究员庞彦强第一个发言。他十分肯定河北在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在《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里边说过两句话:中国戏剧史如果没有河北戏剧的参与,将是暗淡无光的戏剧史,任何一个地方性剧种,要想成为国字号的大剧种必须在河北这块土地上调色升级,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金院本、元杂剧、明代以后的昆曲,以及所有板腔体的戏,它们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刘文峰说:“‘戏窝子’不是一个学术概念,是戏曲行业里面的叫法,这种叫法产生在我们北方。”他从出土文物印证河北戏剧的历史渊源,“前几年我到河北的博物馆去参观,里面有新石器时代陶瓷的面具,虽然这个面具已经不完整,可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面具这类文物呢?因为戏曲的扮演跟面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此外,河北现在发现的文物中,比如说金代的壁画,还有比这更早的满城汉墓里出土了铜的说唱俑,非常生动,这说明我们河北的这块土地上,作为戏曲源头的说唱艺术出现也是很早的,汉代已经很丰富了。”

他认为河北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全国几乎主要的声腔剧种都汇聚在河北这块土地上,全国很少有像河北这样的省份,囊括高腔、昆腔、梆子腔、民间秧歌、曲子戏,还有皮影、木偶这么多声腔系统,所以我觉得河北称为戏曲的‘戏窝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刘文峰总结说。

河北缘何能成为“北方戏窝子”

对于河北缘何能成为“北方戏窝子”这个话题,与会专家和未参会的专家纷纷发表意见,给出了各自精彩的回答。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原秘书长、戏剧评论家崔伟。他认为,“河北在这方面有历史渊源、群众基础、演员群体。”崔伟说:“河北是农业大省,以前老百姓的主要娱乐方式是听书看戏。20世纪80年代,很多艺人都是河北农村的,农忙耕地、农闲唱戏是当时的文化传统,从小就有这个氛围。”

“一个是自娱自乐,一个是文化传统,第三是有好多人才,河北有很多特别棒的人才后来成为职业演员,走南闯北。而且很多都是大师级的,像盖叫天、李万春、李少春,都是河北出来的著名的京剧大家。更不要说河北梆子,还有评剧的成兆才,这是创立剧种的人。很多著名的戏剧大师都是河北籍,现在也是这样,比如‘武生大王’奚中路是石家庄的,梅派青衣张慧芳也是河北人。”

“在河北,戏和人的关系比别的地方更紧密。河北的农村有很多戏班,而且水平都不低。河北还出武戏演员,有这个传统,有学戏的氛围,在田间地头、硬土地上翻跟头,翻得非常好。全国的武戏演员,翻跟头的基本都是咱河北的,现在无冀不成班,大剧的武戏,没有一个戏班里没有河北籍的人,像浙江婺剧,好多翻跟头翻得好的都是河北出去的,广东粤剧里面翻跟头翻得好的也是河北出去的。”

崔伟总结道:“戏似乎就在河北人的生活中,在河北人的血液里,也在河北人的精神状态上。”

继承传统更要创新、发展

“北方戏窝子”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河北历史上戏曲繁荣发展的一个写照,今天我们重提“戏窝子”,不仅是为了继承传统,更是为了创新和发展。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围绕戏曲振兴,围绕河北戏曲的未来发展纷纷献计献策。

庞彦强就如何点亮“戏窝子”提出了四个“金点子”:一是要点亮各个剧场,让剧场演出常态化,让观众有欣赏的场地,有精神的依托。二是要把所有的票友戏迷队伍鼓动起来,让他们走进剧场,与演员形成良性互动。三是要培养志愿者,鼓励专业演员下乡传艺,在农村培养戏剧“能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加强戏曲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戏曲音乐人才的培养。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惠芬,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戏剧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露霞两位专家从对河北本土的戏剧调研实践出发,分别提出了要建立剧种联盟,让大团带小团,人才上互相利用借鉴,从而带动整个剧种的发展和实行惠民票价让演出常态化等建议。两位专家还高度重视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提出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增加孩子的戏曲知识,培养孩子对戏曲的热爱。

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陈鹏就此进行了另外的思考。陈鹏说:“在历史和时代关系上,我觉得更应该面向时代、面向未来。‘戏窝子’是要靠新时代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进步中能够引领文化、引领社会、引领着民众的时尚往前走,这个情况下‘戏窝子’才能真正建立起来。点亮‘戏窝子’,不只是为了振兴河北戏曲,也是为了振兴经济,推动河北文化和经济的整体发展。”他提出可以借鉴淄博烧烤的成功之处,凭借作为主人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拿出最好的姿态来接待八方来客,引来八方来客,让石家庄、让河北成为戏迷之家,让戏迷在这里宾至如归,这就是“戏窝子”最大的成功。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李志远将目光聚焦到了与戏曲艺术相关行业的生存情况。他说:“戏曲不是孤立的,戏曲的文艺文创产品很多,比如戏服,此外,河北还有民间的戏曲人物脸谱、窗花、泥塑戏娃、武强戏曲年画等等,这都是戏曲周边相关的行业。咱们要做‘戏窝子’的话,一定要和周边相关的延伸行业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有意扶持一下这些行业,做成全国的领头羊。”

让“北方戏窝子”成为今天的时尚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朱为总是与会嘉宾中唯一的一位工作在南方的专家,他以在经济发达地区多年研究戏曲的经验,以一种独特视角,提出河北要点亮“北方戏窝子”,要把戏曲发展放到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环,要做出戏曲的文化性、社会性和时尚性。

他说:“我们创造品牌是要带动一方文化发展,让文化建设有抓手,有推进,因此我们必须有创新性思考。一方面要对传统戏曲进行挖掘、传承、保护、发展,另一方面要打造全新的、具有时代性的、有引领性的文化品牌。”

为什么戏曲不能有时尚性?朱为总说:“一般讲,好像戏曲就是老年人看,大家一定要改变这个概念,这个时代不光是老年人看戏了。传统在今天是一种时尚,戏曲在今天也是一种时尚。前段时间我们浙江有杨霞云的婺剧演出,15万观众观看,路都堵死了。杭州演昆曲,都是年轻人看,在南方整个戏曲生态已经改变了,看昆曲的全是年轻人,而且一票难求,所以好的戏,好的剧团,观众是没有问题的。”

传统戏曲怎么引领传统文化的潮流?怎么引领地域文化的潮流?朱为总说:“可以提出一些更时尚化的创意。比如说前几天的戏曲快闪就很时尚。人们现在喜欢穿汉服、听戏曲、赏古琴、喝普洱,穿手工制作的衣服,这就是传统在当代时尚化的一种表现。如何让戏曲品牌融入都市,作为城市文化的标识,应该是我们做好‘戏窝子’的根本。”

朱为总建议,“河北的戏曲,将来一定要作为当代性的文化融入文化城市建设当中,成为这个城市很重要的标识和文化名片,让全国的戏迷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让‘戏窝子’成为展现戏曲演员技艺才华的平台,通过这个名片立足河北,面对全国,影响世界,来带动一方文化的发展,扩大河北的文化影响力。”(河北新闻网记者 王学峰、卢伟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