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河北演艺产业“双节”市场火爆的背后

2018-02-07 13:50:42 来源: 经济日报

河北演艺产业“双节”市场火爆的背后

日前,河北梆子《李保国》走进社区演出,场面热烈。

省歌舞剧院民乐团奏响新年民族音乐会、省杂技团引进乌克兰努尔马戏剧院滑稽剧《亚历山大与汪星人》、省话剧院推出新创排儿童剧《木偶奇遇记》、省心连心艺术团奔走在张北等县的偏远乡村……中外艺术家一场场高质量的文艺演出,犹如寒冬中的一把火,引爆了“双节”(元旦、春节)演出市场,照亮了惠民舞台,温暖了城市和乡村。

精品创作:弘扬地域文化,勇攀艺术高峰

“那是谁的身影,脚步匆匆,他在太行山里走了一生……”继不久前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后,近日,河北梆子《李保国》再次亮相登台。“得奖是一种认可,但不能把得奖作为最终目的。唯有不断打磨,才能让作品真正经得住考验。”该戏总编剧孙德民说。

这是河北梆子《李保国》的精品求索之路:创作之初,全体演职人员深入乡村走访、体验生活;首演前,耗时一年多七易剧本;首演后,又进行60多次下乡巡演;晋京演出轰动后,回来继续打磨剧本……后来每次上演,都会对剧本台词和故事情节进行微调打磨。“二诸葛的台词中,加入了邢台方言发音;李保国的对白中,增添了更多乡土俚语;对个别群演的戏份进行删减,并在服装、造型、灯光等方面也作了微调……”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杨连喜说,最近不少观众都反映新版《李保国》更接地气,更加形象、精彩、动人。

近年来,河北演艺集团扎根燕赵大地,深耕演艺主业,弘扬地域文化,彰显时代精神,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

话剧《雾蒙山》《成兆才》《詹天佑》,河北梆子《六世班禅》,杂技剧《蔬菜总动员》《熊猫历险记》,儿童剧《“下次开船”港》《宠物商店》……其中新创排剧目33部,复排《钟馗》《宝莲灯》《哪吒闹海》等经典剧目12部。荣获西班牙菲格雷斯国际马戏节银象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舞台艺术“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国际国内奖项15项,16个剧目(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精品力作是艺术院团的立身之本。”河北演艺集团党委书记王晓英说,接下来河北演艺集团将对话剧《詹天佑》等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作品进行加工提升,对话剧《我的塞罕坝》《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大型民族交响乐《我的太行》等一批新创剧目,坚持高起点、精创排、深加工的路径,将其打造成为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精品力作。

市场之路:创新体制机制,与市场直接对话

“叫好”还得“叫座”,精品创作和市场之路,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其中,体现市场价值的“叫座”是艺术产品是否受群众欢迎的最直接反映。

“用精品叩开市场大门只是第一步,引导消费观念、培育消费群体,并从深层次进行一系列体制和机制创新,才能让艺术院团在市场之路上走得风生水起。”提起艺术院团市场化之路,省话剧院院长黄平安深有感触。当年,正是他带领省话剧院在我省第一个引入儿童剧,创排出《海的女儿》《“下次开船”港》《狐狸与枪》《猫爪在上》等一系列反响极佳的作品,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艺术院团越是生存处境艰难,越要敢于尝试。”黄平安说,当年省话剧院坚持向市场看齐,通过推行制作人制度创编生产营销新剧目,对市场预测更科学,打破了分配上的大锅饭,调动了人员积极性。同时,还进行人才吸纳制度的创新,面向社会举办签约演员培训班。2016年签约24名年轻毕业生,他们来自我省和沈阳、山西等地,目前已成为省话剧院儿童剧演出的顶梁柱。

此外,省杂技团、省歌舞剧院等也纷纷改善市场营销手段。演出前进行大规模宣传,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预售票业务;与超市建立合作关系,方便群众在家门口买票;引进会员管理系统,建立观众资料信息库……“今年,我们专门在省会长安区几十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由小学生自己推荐喜欢的故事,然后我们来创排。”省杂技团团长陈书镇说,通过一系列举措,省杂技团开始真正关注国内观众的消费口味,改变了以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实现了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火爆。

“以前旧体制残存的人浮于事的积弊,以及河北演艺产业市场不景气的局面正在摆脱。”王晓英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生产机制创新,大力推行项目制、剧组制、制作人制等,最大限度地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同时,还将通过拓展文化产业链条、培育文化产业项目,推动各院团在市场化之路上越走越顺畅。

文化惠民:以人为本办活动,打造惠民品牌

走到百姓中间,汲取艺术养分;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送去精彩纷呈的演出……近年来,河北演艺集团利用文艺作品聚人气、凝心气、励志气的优势,主动把工作触角深入基层,以文化惠民演出为抓手,将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歌舞、快板、魔术、小品……日前,省心连心艺术团应石家庄市汇通街道办之邀,专程到社区进行文艺演出。新创作的歌曲《新愚公赞歌》、联唱《大美中国》等收获现场观众不断的喝彩声。由于全年持续不断地到基层演出,省心连心艺术团获得了“文艺轻骑兵”的美誉,已成为河北文化领域的一个品牌。

“只有贴近百姓,才能及时推出反映百姓心声的作品。”省心连心艺术团演艺有限公司经理汪娟说,在“心连心”的舞台上,原创节目占到了七成以上。比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的小品《我的爸爸》,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歌伴舞《不忘初心》等,由于节目多是讲老百姓的故事,说老百姓的心里话,所以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订单不断。“目前,订单已排到今年正月十六,将在廊坊、新乐等市县举办10多场演出。全年的演出日程正在协调沟通,不会少于150场。”汪娟说。

据不完全统计,河北演艺集团成立五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4032场。如“送欢乐·下基层”惠民演出、“欢乐大舞台”省会系列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百场儿童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太行情·老区行”系列活动……同时,还连续三年举办“广场舞之家”辅导活动,义务授课1.2万余课时,辅导过100多支广场舞队伍。

“目前来说,基层文化活动依然存在数量多、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王晓英说,今后河北演艺集团将梳理整合历年来各种下基层、进校园、走社区、驻农村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形成广泛认同的社会活动品牌,将歌声和欢笑播撒到全省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