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新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沈向洋无惧BAT逼宫:微软培养了很多中国IT公司CTO(4)

2017-05-13 12:05:31     来源:央视网

  沈向洋博士:说到人工智能,大家今天激动得不得了,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东西是真的已经在发生了。首先,你要回过头来看,为什么会有“人工智能”这个词,“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对应于“人类智能”提出来的,就是human intelligence。

  回到您刚才问的,微软有些什么样的目标?我觉得看得蛮清楚的,短期的话AI还是要看到短期业务,哪里有真正的商业价值。就是我们可以挣一些钱,定个小目标,这都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事情是 AI 这个部门成立之后,我们要想清楚如果我们真的觉得AI会颠覆更多的行业应用,在颠覆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机会在哪。

  沈向洋博士:你具体应该去问问那些离开的人,他们是不是还是研究员,你听懂我的意思啊?你问问他们最近研究了什么,叫他写个算法给你看一看。

  这个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想这样的问题。连接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今天有一个方向我们觉得是很激动人心,现在在微软研究院很多的人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我也跟很多大学有一些合作,就是所谓的“可解释的AI”(Explainable AI)。我认为,Explainable AI在接下来5到10年,肯定可以做出非常了不起的成果。今天我如果有研究生的话,我就会让他们做这个方向的工作,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今天AI最大的突破就是深度学习,但是深度学习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出来的结果非常好,但是你没法解释。

  沈向洋博士:我们一直觉得非常自豪,微软研究院一直觉得非常自豪。我们培养了李开复,我们培养了张亚勤,我们培养了赵峰、我们培养了芮勇,芮勇还是我学弟,这些都非常好,我们都觉得非常光荣。

  新智元:那您现在也觉得微软继续对外输出人才也是很自豪的?

  到最后你还是要有产品,因为对普罗大众来讲,他不会去看论文,也不知道你的论文有多了不起。你要跟人解释,最容易解释的方法就是你给人看看你的产品,HoloLens马上就会被人看到,我们希望有机会做一些更了不起的产品,不光是对消费者,更多是针对企业用户的产品。我个人认为,三五年内,对AI而言最大的机会还是在企业市场中。

  沈向洋博士: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产品原型,甚至很多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有很多人在用了。我在我的演讲中也提到,从销售到市场到售后,这些我们都有在做。

  沈向洋博士:你这几个问题都问的非常好,微软比较特别,我们有一个微软研究院,研究院本身是非常开放的,所有科研的东西每年我们都发很多论文,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没法跟我们比,到今天为止,过去这20多年下来,在所有的计算机领域最一流的位置上,最佳论文奖获得者,微软研究院遥遥领先全球第一。我们今天微软对社会仍然有这样的责任,继续做最了不起的计算机科研,包括AI这方面,并且以开放的方法去做。

  沈向洋博士:肯定,微软其实现在已经非常开源了,你看我们CNTK现在完全是开源的。开源是一种文化,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做开源。我自己是觉得开源对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微软发展很迅速,我们完全是拥抱开源。

  当被新智元问及去年微软组建的5000人规模AI团队的具体组织架构时,沈向洋并没有直接回答。但他表示,搜索引擎、以Cortana为代表的智能语音助理、用AI帮助微软现有产品转型,以及用AI开发全新的产品线,是当前微软AI团队主要发力的4个方向。尤其是最后一点,沈向洋坚信,AI将颠覆所有的商业应用,那么在这其中,决定去做什么、不去做什么,是微软AI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新智元:就像您刚才说的一样,如何要留住AI人才,就是这个公司的实力了。不过,从现在的新闻来看,从微软研究院出去的人很多。

  这里面还有很多AI的技术都才刚刚开始,我自己觉得Office最激动人心的技术就是所谓的机器阅读。前不久微软买了一个加拿大的初创公司叫做Maluuba ,主要就是做这方面的工作,用自然语言、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做这个东西。深度学习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回答问题。我觉得对Office的影响会非常巨大,所以我们AI部门的同事和Office的同事一起在做。

  沈向洋博士: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三个方面。AI的三大方面,第一,你要有非常强大的运算能力;第二,你要有非常了不起的算法;第三,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数据。

  我自己看到的,这方面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是最近在《纽约客》的一篇有关医疗AI的。为什么看同一张图,医生会跟你讲,你没问题,原因是一、二、三。但今天AI还做不到这点,深度学习做不到这点,很大的问题是大家解问题的空间不一样,医生是在一个所谓的neural,脑的这样一个连续的空间在解,而AI很多的理解是在符号的离散的空间上去做。

  采访中,沈向洋博士认为Cortana代表了AI的未来,他多次提到Conversational AI,也即对话式AI。在他看来,智能语音市场远远没有饱和,各大巨头都在做智能语音助理,正表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在亚马逊Alexa/Echo,谷歌Google Home等先入产品面前,微软的机会仍然有很多。微软将利用小娜、小冰的优势,从语音方面发力。

  PowerPoint很多人用。这样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善一些算法。前不久我们也发布Word,Word里面使用AI技术,这也非常非常重要。

  刚才新智元的记者也问到,微软是不是只做情感方面?不是这样的,我们是两条腿走路。这里面就像我刚才讲的有world knowledge、work knowledge、user knowledge,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另外一个怎么样可以得到你的信任,怎么样可以跟你继续做朋友,怎么样跟你继续聊下去,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积累知识。我们用的产品设计metrics,你能够和你这个Agent可以聊多少个来回。Cortana也好、Siri也好,Google Now大概就是三个来回,相当于对话一个半来回。你问Siri,西雅图的天气怎么样?它说,还是下雨,你就没什么问题问了。但小冰就不一样,小冰我们今天的最高对话次数是23个来回,你不断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和它交流,在交流当中再去学习。我想强调的,并不是我们只做一个不做另外一个,就是助理(服务)和情感(陪伴)我们两边都要做。

  沈向洋博士:我刚才提到在一些感知方面,从计算机视觉到计算机语音,我自己是觉得我们都是领先的。

  第二就是你讲的2B的问题,我也听很多人讲,对于一个提供商用AI服务的初创公司来讲,面对像微软这样能稿提供很好的AI服务的公司,小公司有没有这样的一些商业的机会继续活下去?这个问题我自己是这么看:今天提供这样所谓的API,我也觉得一般小公司可能比较难做,因为有很大的投入,收费的方式各方面还要跟很多大公司竞争。

  问:微软会不会越来越多的考虑Open Source的工具?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件事,接下来商业的机会还是在于所谓的business AI。因为它每一个vertical都必须要用AI,要去做这样的东西,你得一定要真的深入到某一个垂直行业中,必须要有很特别的data,你必须要有这样的用户,能够用到AI的应用部署出去,这样你可以做反馈。大多数的AI今天的技术不可能做到100%,甚至都不可能做到90%,它里面有很多的错误。比如Alexa、Siri、Cortana,今天来讲,很多时候它都没有真正回答你的问题。但是你需要有足够多的用户,他愿意继续用你这样的AI应用,给你提供反馈,给你提供数据。我自己是很看好垂直行业的。

  问:接下来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发展的进程,比如短期和长期的规划?

  问:有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或者特别强有力的案例?

  微软的Cortana与谷歌Home和亚马逊Echo有何不同

  沈向洋博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做过研究,科研是很不一样的东西,很多人不明白,说这么多人做科研,怎么还没有产品化。科研就是一个很长期的东西,你要么就不要说自己做科研,要做科研就要有耐心。比如今天大家谈的热火朝天的量子计算,具体哪天量子计算机可以做出来,没有人知道。有人知道还得了,VC会像狼一样扑出去了(笑)。在这一点上,美国的这套系统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从大学开始,到研究所,再到工业界。以前的AT&T和IBM,再到现在的微软,很多公司愿意花很多的钱出来做长期的科研,而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不仅仅属于本公司,只是自己的公司有可能得到利益。这一点我们盖茨讲得非常清楚,比如苹果和微软早期的成功,很重要的就是图形用户界面,而 graphic interface 最早是施乐做出来的,我们跟他们学习。同样,今天微软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但是可能其他一些公司,甚至一些初创公司还会做得更好,这都是很正常的。

  另外一个就是在云这里,大家合作非常多,你到Azure.com主页的产品里面,Cognitive Services的内容放置最显著的位置上,这是Scott和我,跟我们产品团队的同事review了以后决定,Cognitive Services会变成Azure的重中之重。Windows还有很多AI,像HoloLens还有很多AI的技术,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语音方面。

  第二,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Cortana,这是一个私人的智能数字助理,我觉得Cortana代表了AI的未来,对人的了解。要做好AI需要三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你对世界的理解,一个是你对工作的了解,一个是你对用户的了解,这三件事情在一起的话,才可以做得非常好。我觉得小娜在朝着这个方向走,要去做这个事情当然要有很大的投入在里面。

  我再补充一下,微软最近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人才方面的。6个月前我率领的AI这个部门组建后不久,我就成立了一个“微软人工智能学院”,培养相当一批微软内部人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外面的人才来微软。这么做,并不是我们担心又有人挖我们AI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人才培养成“AI capable”,所以我们就有一字头的课、二字头的课、三字头的课,一直到六字头的课,类似研究生这样的课。我最近刚刚做完一期AI 611这门课,专门做hands-on project,深度学习具体项目。有10个项目,非常了不起,他们这门课结束的时候,我专门用了2小时去听了他们的报告,非常好!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不断培养AI的人才,既包括内部的人才培养,也包括吸引外面的人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