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喜忧参半 立足长远是发展关键

2016-11-17 11:17:07     来源:新浪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生水起,在不景气的全球经济中,正日益引发广泛关注。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521个,实际交易金额674.4亿美元,涉及18个行业大类。

  这一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全年544.4亿美元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并使我国在全球并购交易额中的占比提升到了30%,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跨境并购最大收购国。

  而中国企业在这波持续高涨的海外并购潮中,如何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和投资可持续化也面临诸多考验。

  海外并购多元化趋势明显

  今年10月份,包括上海电气在内的中资企业已与意大利著名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接洽,有意收购该集团旗下柯马机器人业务。

  “通过并购海外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加深自己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能向投资者更好地推销自己。”柯马中国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唐欣说。

  像上海电气一样,近年来,从央企主导到地方国企、民企参与,从大集团到小企业,从地产公司到互联网巨头,从收购矿产等重资产到收购技术、金融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消息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大。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我们通过海外并购作为重要支持。”中投公司总经理屠光绍说,通过海外并购可以帮助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而且,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形成很好的循环,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是双赢。

  评级机构穆迪日前对外发表观点称,中国海外并购活动趋于多元化,并且持续转向高附加值行业,这与国内的经济结构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模式的调整一致。

  商务部公布的今年海外并购1到9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主体正在多元化,民营企业在2016年前三季度完成了近449宗海外并购交易,接近国有企业的5倍,打破了国有企业主导的局面;并购行业也由最初单一的资源、能源标的扩展到了基础设施、医疗健康、消费品、农业、不动产、金融、文化教育等多行业、多领域。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1个,金额达154.8亿美元。

  “与以往瞩目于非洲、中东、拉丁美洲的资源不同的是,如今的海外并购越来越集中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发达经济体的成熟资产。”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消费者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中国企业选择在发达地区收购相关项目也日益多元化,“比如轰动一时的万达集团收购美国AMC院线和美国传奇影业公司项目”。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正力图通过海外并购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占领新的市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宝贵海外市场管理经验,而不只是为了保障关键资源的供应。

  并购热潮喜忧参半

  伴随着海外并购井喷而来的,还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后,中企海外收购案变得日益充满变数。

  一份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完成率到目前为止只有67%。而据有关专业机构日前发布的《2016年企业海外财务风险管理报告》显示,中企海外并购有效率仅有1/3,加权跨境跨文化整合因素,只有不到20%的海外并购能够真正成功。

  这表明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凌厉的跑马圈地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可谓喜忧参半。

  有参与过海外并购的负责人表示,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海外并购的经验并不多,虽然通过收购走出去是一条捷径,可以缩短研发的时间,快速获得国外的品牌、技术和营销渠道,但受制于当地的法律、工会以及审查机构的限制和阻碍同样不少。

  已近尾声的福建宏芯收购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一案也因多重因素出现“卡壳”,清华紫光入股西部数据等被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否决……今年以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欧美地区遭遇到日益严格的审查、监管与约束,而显得步履维艰。

  有统计显示,今年前5月,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被中途取消的交易达15桩,交易总规模240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220亿美元的规模。

  除了低完成率,中国企业成功实现跨国并购后的盈利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前景也同样令人关注。

  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目前“走出去”的企业,仅有13%盈利可观,近半企业处于持平状态和暂处于亏损状态。

  事实上,在涉及到一些高端制造业和核心技术的并购时,竞争之激烈同样不可言喻。发达市场的竞争对手绝不会让中国企业坐收红利,这也往往导致并购的价格偏高,卖方觉得中国企业有中国市场作为依托,因此并购价格经常会在合理估值的基础上再上涨,这给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此外,海外收购后,与并购企业间融合“水土不服”的现象也十分突出,文化、管理上的重重障碍使得很多国内企业在国外的“本土化”战略并不成功,一些高端制造业企业由于前期考察不深入,收购了企业却最终没有获得技术和人才,“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需强化内功

  “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必然伴随各种矛盾。”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随着我国企业往国外产业结构的不断渗透,难免会让对方有所警惕,可见的是“阻力加大”的趋势在未来还将持续。

  就近期的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公司并购案来说,一贯对外资十分宽松友好的德国,突然以安全审查不合格为由撤回了此前对于中国企业收购爱思强的收购批准。显然这一做法让中国当事企业难以接受。

  针对此次中国企业赴德投资并购受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呼吁德国“在安审中提高透明度,明确判断标准,给予各方投资者平等待遇”。

  而事实上,对于中国国企投资的所在国而言,同样担忧的是中国企业不透明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目前进行海外并购的多为上市企业,而海外并购的消息,使得上市公司很快能够获得“国际化”的标签而受到市场追捧,往往使得上市企业融资和股价上涨轻而易举,这让一些企业海外并购显得十分盲目,不顾自身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并购效益。

  另外,中国企业的一些不规范之处也令国外决策者关注。例如,缺乏对国际经济形势和目的国的深入了解,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化经营意识,缺少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承担当地社会责任的意识,缺少和经济合作对象以外的各方(议会、工会、媒体、社区等)沟通的习惯,也缺少公共外交的自觉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