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新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共享汽车为何跑不起来:资本狂飙油门 现实猛踩刹车

2017-09-17 11:00:46     来源:中国网

  如今,牌照、停车位、市场渠道都是共享汽车发展的障碍,而面对无法快速规模化、近乎千篇一律的竞争模式,谁也难以脱颖而出。

共享汽车为什么跑不起来 | 资本狂飙油门,现实猛踩刹车

共享汽车为什么跑不起来 | 资本狂飙油门,现实猛踩刹车

  AI财经社

  文 | 韩佩

  编辑 | 祝同

  9月15日, Gofun出行发布消息,其共享汽车网点将由300个固定网点增加到上千个。其中北京五环以内的Gofun出行网点密度将大幅增加。

  这一幕像极了三年前的共享租车市场。融资、烧钱、扩张、亏损,绕不开的商业发展轨迹在共享出行领域上演,但不是所有的流血扩张都能换来胜利。

  如今想起投资凹凸租车的经历,投资人梁维鸿打了个冷颤,他从未曾想到,共享汽车领域会经历如此的血雨腥风。

  那时,共享汽车更确切的指的是P2P形式的个人汽车共享,如今的这种类似摩拜模式运营的汽车服务,被称之为“分时租赁”。

  滴滴和Airbnb模式的兴起为P2P租车戴上了共享的光环,资本市场一如对待往常所有风口项目一样,资金蜂拥而至, “当时整个创业圈的热情非常高涨,融资消息满天飞。所有的公司都在疯狂招人、扩张,给你一种今天加入明天身家就能翻番的错觉。”一位PP租车的员工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

  据统计,仅2014年共享租车领域的知名玩家,PP租车、凹凸租车、宝驾租车、友友租车、Cocar等累计获得了超过1.2亿美金的投资。

  凹凸租车和PP租车成为了行业里仅有的幸存者。2017年8月31日,凹凸租车对外宣布完成了C+轮融资,梁维鸿以熊猫资本的名义进行了连续跟投,回忆起那段行业大溃败的经历,他连说了好几个“没想到”。

  梁维鸿是从天使轮就和朋友进入了凹凸的,起初凹凸团队还因没有互联网经验在融资节奏上比竞争对手弱势了不少,但因祸得福,花的也少。发不出工资、裁员,甚至差点倒闭,最终靠着精细化运营,凹凸熬过了那段时间。

  当时名气更大一些的明星公司PP租车也未能幸免,创始人张丙军和他的团队也同样经历了折戟沉沙的阵痛。

  “其实一个是市场用户教育当时没有做到位,更重要的是,虽然P2P看起来是轻资产模式,但是线下服务是非标的,完全没有办法用打车一样烧钱的办法来完成。”梁维鸿分析道。

  创业者是聪明的,在P2P共享租车泡沫破灭的苗头出现之时,发展了许久都默默无闻的分时租赁,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大背景下,接替P2P共享租车成了出行领域新的热门生意。

分时租赁接替P2P共享租车成了出行领域新的热门生意@视觉中国

分时租赁接替P2P共享租车成了出行领域新的热门生意@视觉中国

  蹭“共享”的概念

  分时租赁远比P2P租车发展的要稳健,也更热闹一些。根据凤凰财经的数据显示,国内注册分时租赁的公司多达370多家,实际有车队运营的近100多家,真正达到一定规模的约36家。

  “热闹的综合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车企的推动,但用户端更重要的还是摩拜这类共享经济的普及。”刘静在一家名为EZZY的公司担任副总裁,这类公司提供的B2C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如今被称之为“共享汽车”。

  从传播角度来说,这是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继共享单车之后一切B2C分时租赁形式的项目都可以蹭上共享的概念。“严格意义上来说P2P租车形式才算是真正的汽车共享,但当分时租赁的车辆足够多时,能够满足你任何场景的用车需求,也算是达到了共享。”刘静向AI财经社解释道。

  不过她并不在乎概念如何去定义,共享汽车的概念更能够让用户去类比共享单车,省去了不少用户教育的时间,这对她们而言是好事。共享宝马、共享法拉利等蹭热度的共享豪车项目也因此才应运而生。

沈阳首批共享宝马汽车亮相街头@视觉中国

沈阳首批共享宝马汽车亮相街头@视觉中国

  和P2P租车不同,分时租赁主打的市场是5-30公里以内的城市自驾的短途出行,更直白的来说,是继打车、公交、地铁之外的另一种出行方式,是白领人群上班的代步工具。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201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3.5亿有汽车驾照的人,私家车保有量为1.9亿量,高达2亿的驾照持有者有自驾需求却没有车。另外,受城市道路资源、一线城市牌照资源等限制因素,共享汽车被视为可以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的下一个千亿美金的市场。

  有政府背景的车企是最先入局的。2013年,上汽旗下分时租赁项目EVCARD成立,2014年北汽新能源联合富士康成立绿狗租出行,随后戴勒姆公司旗下Car2share和Car2go项目相继进入中国。再接下来,便是车企合资和商业化创业公司的狂欢,最近一个试水的是宝马中国引入的自家分时租赁项目Reach NOW。

  Ponycar的联合创始人陈智超告诉AI财经社,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玩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EVCARD、北京出行此类有车企背景的;另一类是类似Gofun有政府背景的;第三类则是Ponycar、途歌、EZZY这类纯商业化的创业公司。

  不过,这更像是一场主机厂商们的游戏,由于汽车分时租赁的重资产特征,包括Ponycar在内的将近70%创业公司背后都有着主机厂商的支持,在车辆采购和成本上他们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分时租赁平台都被戏称为“最大的滞销车运营平台。”

  分时租赁的慢生意

  主机厂商之外,这个行业也并不缺资金,Ponycar成立半年就完成了两轮融资,EZZY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途歌则受到了真格基金的青睐,但在过去几年中分时租赁并没有像P2P租车一样快速烧钱扩张,也没有像共享单车一样家喻户晓。

  行业的热闹和用户端对它的感知,呈现出明显的反差。

  车少、车远、找车难、还车难是拦在用户面前的第一个门槛。“每天早上骑着共享单车去找共享汽车,然后开启一天的共享生活。”一位用户在自己的朋友圈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