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穗月留声丨高老板的解忧杂货店

2023-02-24 09:16:01 来源:大洋网

人物档案

高锦裕:潮汕人,广佛交界处一间小小百货店的老板。18岁来广州打拼,在广州生活了20多年,信奉“百善孝为先”“莫以善小而不为”,平日乐于助人,大事小事均视为“举手之劳”。

随时欢迎街坊坐下喝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读者来稿

好人老高

广佛交界处有间不起眼的小商店——荣冠百货店。老板是一位来广州打拼了20多年的潮汕人,名叫高锦裕,大家都叫他“高老板”。高老板夫妻俩很讲诚信,待人友善,乐于助人,齐心协力把小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夫妻俩在经营这家商店的同时,还替几家网购店兼营着自提业务。这项活计挺琐碎,为了方便沟通,高老板为街坊邻居们建了一个微信群,经常在群里热心解答大家的疑惑。为了街坊们网购的冷冻食品能够妥善保存,他特地为此购置了冰柜。

他们虽然每天忙于生计,但高老板又是位很有生活情趣的人,闲暇时还写点小诗,抒发些生活感悟。栽花养鱼是他们的爱好,商店门口的花盆里种植了鲜花和蔬菜,鲜艳的花朵、郁郁葱葱的蔬菜把小店点缀得生机勃勃。商店前堂摆放着一张长桌,桌上鲜花盛开。一套洁净的茶具,随时欢迎街坊邻居坐下闲谈,喝喝茶,歇歇脚。正是因为夫妻俩小日子过得和和睦睦,又热情好客,街坊们都很喜欢有事没事到店门口坐坐,品茶聊天。

高老板的热心肠给附近的居民带来很多便利,这家小店也就像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一般出名了。

荣冠百货店对面是一栋公寓楼,有些年轻人租住在此,其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家里东西坏了却没有修理工具,或者,需要人帮手安装个东西。只要在老高的微信群里求助,有求必应的他都会应承下来。需要工具的,高老板有!需要专业人员维修,高老板找!有些住户出外时忘记关空调,或者出远门忘记关窗户,都会把门锁密码告诉高老板,请他去帮忙关空调、关窗户。更常见的是出远门时将猫猫狗狗托付给他,请他帮忙添粮加水,他都欣然答应,认真完成别人的嘱托。待主人回家,他又主动提醒大家修改门锁密码。

高老板有许多微信群,群里只要有求助,他便挺身而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一次,一位孕妇即将临产,而她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十万火急之时,是高老板开车紧急将她送往医院生产,最终母子平安。

公寓楼里长年住着一位老兵,身有残疾,还有些伤病后遗症,退休后病情加重,但他的老伴还没有退休。老人家白天生活自理都有些困难,高老板便时常帮忙买饭送到他家。尊老敬老对他来说是为人的本分,哪里需要计较个人得失。

最麻烦的是借钱。有遭遇困境的街坊向高老板借钱,虽然明知这钱可能有去无回,但他还是慷慨解囊。有一笔上万元的借款至今都未还清,也没听他抱怨过,还很同情人家:没有能力还钱也是没办法的事。

高老板还做过各种各样的义工,比如,义务去学校、地铁站站岗,热心为社区服务,没事就去图书馆打下手……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事”。你要问他,这样的“小事”做了多少?他挠挠头憨笑。在他看来能帮就帮,都只是举手之劳,实在不值一提,怎能常记心上。在他的心里装着一个“善”字:一心向善,与人为善,积善成德。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成长为现在这样的人?从18岁独自来广州闯荡,20多年来他都是这样热情满怀地做事、做人。聊天时,高老板回答得很朴实:“平常有空我就看书,但我读的书实在不算多,从这些书里能学到做人的道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善,做人就是要善。多帮助他人,世界更美好嘛!”

高老板说,祖上就有着良好的家风,从小就在他心里种下了善良的种子。秉承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祖训行事,他们夫妇的善举也给孩子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高老板,你虽然是一位平凡的人,但你身上闪着不平凡的光!给人温暖,给人力量。你就是一位广州好人! 

缘起

收到康姨的来稿是在年前,老人家在感染新冠病毒期间,网购的蔬菜都是高老板送到门口,为她解决了大麻烦。出于感恩之心,她就写了一篇文章记录此事。电话沟通后,我发现这位“老高”的所作所为远比康姨文中所写要丰富许多,就鼓励她成为一名市民记者,对老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康姨第二次投来的稿件又过于丰富,在她不足1500字的文章中,小小百货店主老高简直是时时在做好事、日日在做好事。我又担心康姨捧得太过,决定还是眼见为实,自己过去看看这个老高到底是不是她笔下的样子。

记者探访

“能帮就帮,肯定没错”

寻访老高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在导航指引下来到荣冠百货店。这里是广佛交界处——百货店地处广州,跨过门前几米宽的小马路,就是佛山了。康姨文中所写的“对面的公寓楼”其实属于佛山界内。基于高老板夫妻俩的善举,“广佛一家亲”在这个小小地段,体现得淋漓尽致。

9点刚过,百货店的门才刚刚打开,女主人出来打扫卫生、收拾店面。她看起来30出头,打扮家常。小小的屋子前半段是门面,后半段是住家,她前后穿行着,里屋传出孩子们起床的笑闹声。

老高送残疾老人去理发。

一杯热水

我是上午的第一个顾客,在货架中来来回回穿行好几分钟。停在柜台前,我向老板娘索要一杯热水。

她应了一声,去里屋拎了一瓶热水出来,问:“你想喝滚烫的还是六七十度的?”“这一瓶应该够热了。”她拉开门前大理石桌下的椅子,请我坐下。这应该是康姨在电话中跟我描述过的那个桌子——有住户搬走前将桌子送给了高老板,他把桌子收拾干净摆上茶具,用来招呼来往的街坊。

人们来来往往,前来提取他们网购的物品,有些会停下来聊几句,气氛轻松融洽,邻居家的猫也过来找食。孩子们陆续出来了,老板娘一边整理着孩子们的衣服一边轻快地唱着歌。这时高老板(康姨提供过照片)突然从屋里冲出来,扭头对远处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来坐啊”,匆匆走向远处。

一位老人

我继续坐在桌前喝着热水,和老板娘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她也不觉得这个陌生顾客奇怪,有问必答,十分爽朗。

这一坐就有半个多小时,一辆车停在了门口。高老板走下车来,从后座扶出一位老爷子,帮他坐上轮椅,推着向对面公寓楼走去。一位老太太提着东西跟在后面。三人都没怎么说话,似乎这套程序已经完成过无数次。我又一次将这个场景和康姨的文章对上了号——残疾的老人应该就是住在对面公寓楼的老兵,在康姨发过来的照片里,老高还曾推着老人出去理发。

送完老人,老高回来了,坐在桌前泡茶。“刚才那位从你车上下来的是谁呢?”“对面的老人家,腿脚不方便,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我就送过去,等到他们看完病了,我再去接回来。唉,年纪大了,老两口身边也没人。”高老板泡的是故乡的鸭屎香,话题很自然从少年离家的潮汕人延伸开来。

一声叹息

高中都没毕业,18岁,老高就离家来到广州打拼。他小时候就喜欢找些讲人生哲学的书来看,信奉日行一善的道理;也喜欢养生,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儿租了间简陋的屋子住,天天晚上都认认真真泡脚。他认为,爱自己也是一种孝顺,不要让老人操心。

转眼20多年过去,老高已是四十出头,经过的事情越来越多,也因为乐于助人遭遇到许多次欺骗,损失过不少钱财。在内心里狠狠斗争过,还是觉得:“做人,尽力就好,能帮就帮,肯定是没错的。”“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他说话时总在笑,有时又叹一口气:“不要计较,相信自己的选择就好。”

我说我是媒体的,对面公寓里的康姨投了一篇文章称赞你,说你做了不少好事。他一下子羞涩起来:“到处都是好人,我哪里有做什么呢?”“在我孩子的学校门口,天天都有一个残障少年在帮着维持秩序,帮忙整理单车,我观察了好久,他完全是自发的。你看,好人多着呢。”

老板娘也走了过来,“这些很平常,别人也会做。我们过年回家看老人,也是邻居帮我们看门浇花,以前养猫的时候,出远门街坊也会帮我们喂猫。”

是日雨水节气,“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对小夫妻的质朴温厚就像这细雨,催发出细密春意。

解忧便利贴

送老伯去理发。

帮公寓楼小伙喂猫。

送菜到李姨家门口。

五楼龙头坏了,联系人去修。

去滘口地铁站做义工。

去图书馆帮忙。

送老伯去医院看病。

……

栏目主持、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