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远海,行至新西兰境内的拉乌尔岛附近,海面霎时间怒吼起来,“海底地震了!”十二级大风、如墨翻滚的海浪、阵阵雷雨……船帆还没来得及放下便被撕破,一个巨浪打来,翟墨落入海里,所幸一条绳索系着他。翟墨拼尽力气拉着绳索,从大海的吞噬中挣扎上船,此时脚底板被划出一道大口子,海面稍微平静下来后,他赶忙拿出急救包。船身摇晃,翟墨手指按住皮肉,进行伤口缝合,针针游走,猩红的血液在视野中蔓延……“那时我心里的想法就是,‘我为啥要讨这罪受?这次要活下来了,我就找一个小岛住下,娶个当地女人,这辈子再也不航海了!’”风暴过后的天空格外美丽,彼时一座小岛映入眼帘,翟墨心中狂喜,那是经历磨难之后精神的满足——不知死,焉知生? 2016年6月21日,翟墨率队再次出发,开启“2016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从河北秦皇岛起航,穿越渤海、黄海、日本海等海域,途经中、日、韩3国,总航程逾2000海里…… 翟墨出生在山东新泰市郭家泉村,这位“泰安山民”自幼不习水性,却在而立之年“倾家荡产”买了艘帆船,开始航海之旅。 “每次出海都像走钢丝绳似的,不过这也是航海的魅力所在。”眼前的翟墨(见上图,资料照片),扎着标志性的马尾辫,皮肤黝黑,魁梧挺拔,年近五旬却浑身散发着朝气。“大海有太多的未知性,令人着迷。”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这句话出现在我每日经过的地铁站广告牌中。往来穿梭的人群,从地铁站开始一天的忙碌。大多数普通人一边通过自己的劳动推动社会前行,获得属于自己的骄傲,也在繁忙之余向往诗与远方。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累计航行近12万海里,创造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行中国第一人的历史,两度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如今翟墨又有了造船的想法,他准备完全使用古代造船术和非现代造船材料,花6个月时间建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宋代帆船”,用它再一次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翟墨认为,无论是在中国航海史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宋代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如此“追梦”颇有意义。 [责任编辑:杨凡、彭芳] 能力之外 勇气加持 翟墨坦言,比起绘画,他对航海更具天赋,对洋流、气压、各地风土等知识都很着迷,也很了解。但是,为什么翟墨能有那么大的勇气,一个人,一艘船,便出发?翟墨说,“我得感谢小时候,那时我常受气管炎的困扰”。采访时,记者很难将眼前的魁梧大汉与体弱多病的男孩联系起来。在那段被外界视为“软蛋子”的童年时光里,翟墨忍受孤寂,渴望变成强者。须记,能力之外,必有勇气加持。
记者手记 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是翟墨准备了六七年时间的又一个梦想。“我想让世界了解,我国有悠久的海洋文明。”2015年4月20日,翟墨带领团队从福建平潭出发,穿越台湾海峡、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等海域,途经新加坡、斯里兰卡、土耳其、希腊等国,成功抵达终点站意大利,总航程1万多海里。 “这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谈及2015年中国海军在亚丁湾一带为翟墨船队护航的经历,翟墨心存感激,当时他的船队在北印度洋上遇到了强烈西南季风,断水断粮长达7天,而途经海域安全形势日趋恶化,沿途已遇到好几艘疑似海盗船队,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出动济南舰和千岛湖舰,共同护送翟墨船队缓缓向西航行。“这不仅仅是一次航海,更多是让沿途国家感受我们国家的魅力。” 回忆往昔,翟墨平静地说:“航海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很多时候我忽略了肉体的疼痛,精神已超越了肉体,肉体受虐,精神永驻。” 说起缘由,翟墨提到了一位挪威老船长。作为一名画家,他2000年前往新西兰办个人画展,其间在拍摄一部名为《航海家》的纪录片时,遇到了这位“和海明威神似”的70岁老船长。一番交流,翟墨心中的航海梦蠢蠢欲动:“只要我有一艘船,就可以沿着蓝色星球,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然而,挪威老人突然向他泼了冷水,“恕我直言,年轻人,我航海大半辈子,可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中国人呢。”这句话就如大棒打向翟墨——我们有那么多的成就,为何在现代航海领域里鲜有中国人的身影?翟墨平和地向老人讲道:“在不久的将来,您就会看到一位中国人在海上了。”话一出口,次日翟墨便出门寻船、买船、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