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邢台:服务“零距离” 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1-06-04 10:01:07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邢台组建市、县、乡(街)、村和小区4级共计7500多个线上“百姓议事厅”文明实践微信群,让文明实践的根系深扎基层,覆盖每一名群众,原汁原味听取百姓的意见建议,督促各职能部门迅速整改解决

嘀嘀、嘀嘀……随着微信群互动应答声,邢襄大地一个个“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密织服务群众“一张网”,让文明实践全覆盖,服务群众更便利、更走心。

今年初,邢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创新开辟线上文明实践新路径,在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农村地区向城市社区延伸,从试点县向全市的行政区全面铺开的同时,建立完善“一呼百应”的动员机制。在全市20个县(市、区)的每个村庄和小区共选拔招募7300多名群众信任的“百姓代言人”,组建市、县、乡(街)、村和小区4级共计7500多个线上“百姓议事厅”文明实践微信群,让文明实践的根系深扎基层,覆盖每一名群众,搭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线上“识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台。

居住在襄都区新兴东社区东盛苑小区的居民陈建敏是位热心肠。“4月份反映了一个问题,第二天社区就来协调解决了。”现在,作为“百姓代言人”的她俨然成了小区环境的守护者,小区临街饭店有噪音、电线存在隐患……只要发现问题,她就反映到群里,并组织居民自发打扫小区卫生、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

“不光反映诉求,关于流动人员管理、小区养狗问题、电动车管理等问题,‘百姓代言人’都可以在群里提出意见建议。”信都区创建文明城市办公室主任胡建梅介绍,“线上百姓议事厅的建立,使‘百姓代言人’成为社会治理的监督员、百姓身边的信息员和党的政策宣传员。”

一个个线上“百姓议事厅”架起一座座桥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邢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将每日金句、党史知识、红色文物故事、线上图书馆海量图书等内容资源,由“百姓代言人”转发到全市各个村庄和小区微信群,传递到每一位群众掌心指尖,识别二维码就可查可看,实现润物无声。

小问题无处反映、反映后响应慢、响应后解决慢、解决后又可能反弹……为了彻底解决这一民生“痛点”,邢台市以“百姓议事厅”便民服务举措为依托,建立健全5分钟社区为民服务圈,做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邢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围绕“为民服务办实事”主题,将线上“百姓议事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文明实践融入为民服务大主题,实现服务百姓“零距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不断细化完善微信矩阵群工作规范,各县(市、区)配备“部门集中办”交办群、县(市、区)级百姓议事厅群和若干个由乡(街)、社区、村、小区等组建的基层百姓议事群的微信矩阵,实现纵向全贯穿、横向全覆盖、内部全打通。

“百姓议事厅”实现文明实践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群众随时随地在“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唠唠自己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百姓代言人”随时关注、搜集、反映群众信息。村和小区能解决的快速处理,就地化解;解决不了的,由“百姓代言人”第一时间反映给文明实践联络员,由他们及时转到“部门集中办”微信群,责任部门主动认领及时解决,进展和结果晒在群里,接受群众监督。

据了解,邢台市各县(市、区)委书记也加入“百姓议事厅”和“部门集中办”微信群,原汁原味听取百姓的意见建议,督促各职能部门迅速整改解决。“百姓代言人”和各职能部门成为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

群众出题,部门答卷,百姓判卷。段时间,邢台市各级掌上“百姓议事厅”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00余件,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记者刘伟 魏亚慧)

关键词: 邢台 服务 零距离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