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县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和群众心连心”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赤城县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和群众心连心”落地落实见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该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目标,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联制度,对261户未脱贫残疾人家庭实现遍访,确保全部实现脱贫。残疾人温馨家园为赤城镇33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的200多名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就业服务等综合性服务。斌赋食品加工厂在原有安置4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基础上,今年增加到近80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该县新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152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300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为96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为62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为21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帮助符合资助条件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上大学。
该县制定出台了孝心养老扶贫工作系列相关政策,对孝心公益金的收发工作流程和筹集、发放等制度进行了统一规定,明确了孝心养老工作对象、程序、标准等。到目前,全县此项工作实现了18个乡镇、276个行政村的大范围覆盖。子女缴纳孝心款的老人有4675人。老人收到孝心款747.37万元。该县还通过开展孝心养老和“好媳妇”“好儿女” 等评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争孝比顺”氛围,使孝心文化在农村真正落地开花,实现了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同时,该县在已有的4所互助幸福院基础上,又新建了镇宁堡、王良堡、尚家堡、浩门岭等4所村级幸福院。并在全县18个乡镇打造了一批小、中、大型“三位一体”相结合的设计合理、建设标准高、功能设施齐全,能惠及更多群众、更有特色的农村互助幸福院。
该县着眼于解决县域内无固定职业妇女和广大农村妇女的就业创业难题,加大了对妇女的家政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参加培训,2500多名妇女取得了从业资格,上千人进京从事月嫂、育儿、护理等方面的家政服务工作。该县成立了“阿姨大学赤城分校”,将常规培训分成赤城初级培训和进京强化培训2个阶段,强化培训结束后,直接在京参加雇主见面会,现场匹配订单,实现快速就业。
该县为解决幼儿上学难问题,正在新建人才家园和经贸路2所幼儿园。人才家园幼儿园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经贸路幼儿园计划于明年投入使用。这2所幼儿园建成后可接收1000多名幼儿。该县运用北京海淀区帮扶资源建成了农村远程会诊平台。群众只需要在基层卫生院做检查,就可享受县级医院医生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治疗。目前,受益者已有300余人。(通讯员王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