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a湫
编辑丨体娱风云录
(资料图片)
在中国,有电视就有沈老师。
沈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沈力站在摄像机面前,穿着一身黑丝绒旗袍。
她柔美又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每个人的心中激起朵朵涟漪。
她为中国的电视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
先后两任丈夫都对她宠爱有加。
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事业有成……
看似一切都已经圆满。
但在她的内心深处,总有无数的痛苦在折磨着她。
她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
唯独对不起自己深爱的人。
对初恋的愧疚。
对丈夫的不舍。
对家庭的疏忽。
对儿子的亏欠……
在种种痛苦中,最让她不能释怀的就是对儿子的亏欠。
她甚至在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关于儿子。
但她并不知道,儿子从未怪罪过她。
只是她一直未能原谅自己。
01
这是沈老师的招牌问候方式。
她的心中总是装着观众。
任何简单的话语都能让人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196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十一年。
而代表国家形象,站在摄像机前的,正是沈力。
她将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央视。
从25岁进入央视开始,到87岁离开人世。
而这一切的故事都将从1949年开始。
心怀祖国的少女报名参军,命运的齿轮从此刻开始转动。
1933年,她出生于山东济南,原名叫沈立环。
但时境过迁,从她父辈那代开始就虎落平阳。
沈桂芬
尽管到她那一代早已辉煌不再。
可家风依旧严正。
那些祖上传下来的富贵人家礼仪,一直都在约束着她。
她的父亲一直都保留着各种管教孩子的方法。
不管是对于孩子学业,还是平时吃饭这类的小事都很讲究。
放在现在来说就是“封建思想”。
她的一言一行都被这些影响。
在父母严苛的管教下,她懂事、识大体。
父母教导她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
“问心无愧,言出必行”。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普天同庆。
这一年她16岁,还是北平华光女中一名高一的学生。
时代的洪流席卷而来,她谨记父母的教诲。
为国家大义,她毅然决然地选择退学参军。
她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
成为文工团的一名演员。
为了方便军队记录名字,她还将名字改为沈力。
也就是在这里,她结识最终令自己无比愧疚的初恋。
在那期间,她经常跟着团里辗转于各地进行演出。
英姿飒爽的少女将头发梳妆成双麻花辫。
腰间戴着军装腰带,远看上去青春又不失活力。
近看豆蔻年华,花一般的容颜,梦一般的情感。
团里的无数男青年都为她倾倒。
其中最为优秀的就是张锐林。
这位小伙儿来自东北,身形高大。
样貌帅气不俗。
但性格却与他的外貌严重不符。
他生性腼腆,从不敢主动与沈力搭话。
他只敢在背后默默地看着那样耀眼的她。
直到他鼓起起勇气,第一次与沈老师搭讪。
02
张锐林找借口与她请教关于表演的知识。
二人之间的交集就这样多了起来。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
他们之间突然多出一丝暧昧的气氛。
二人偶尔之间的对视,他们会脸红心跳加快。
为了掩饰自己心中的情意,他们还会急忙移开自己的视线。
他们看向彼此的眼神,温柔的都能“拉丝”。
张悦林虽然腼腆,但也不是傻子。
他早就从沈老师的眼神里看出对他的情愫。
于是在某一天,他将自己的心意全部写下来。
整整写了几页纸那样厚,然后郑重的送到沈老师的手里。
郎有情妾有意。
情窦初开的他们,展开了一场青涩又甜蜜的初恋。
但在那个年代,谈情说爱还是非常“羞涩”的事情。
她们不敢将自己的心意摆到明面上来。
更何况沈老师的家庭教育也不允许她这样做。
而她对男友的爱,更是默默无私。
男友日常行军将鞋底磨破。
她就将自己节省下的厚棉袜给他穿。
男友训练衣服扯破。
她就偷偷带走补好后还给他。
她对男友的爱都藏在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里。
两个人偷偷地恋爱、偷偷地见面。
即使这段关系见不得光,二人的心中还像吃了蜜一样甜。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二人就迎来分别。
团里工作调动。
而张锐林则被调回东北。
这样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结束。
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里,天南地北山遥路远。
分开后他们直接很快就断了联系。
沈老师从来都没有忘记过男友。
想起对方更是会夜夜忧伤。
她也尝试过联系对方,但都杳无音信。
对爱人的思念与忧伤并没有影响自己的工作。
甚至在之后又调动过几次工作。
她都依然没有放弃追寻对方,直到她遇见了一个人。
03
在一次被调到新团里时,她照常在台上表演。
台下坐着的人被台上沈老师的表演惊艳到。
于是他就在表演之后之后去后台找到沈老师。
二人的故事就从此刻开始。
那位男子叫吴殿勋,也是团里的一名同事。
和初恋一样的英俊帅气。
但和初恋比起来,他更成熟稳重。
也比上一任更要懂得温柔体贴。
他每天都会去看沈老师的演出。
沈老师也看出他的心意。
她也没有对他隐瞒,将自己与初恋的事告诉了他。
她本想让对方“知难而退”,没想到他竟然“迎难而上”。
他并不在意沈老师的过往,反而对她更加的照顾。
沈老师在台上独唱,他就为她拉大提琴伴奏。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沈老师渐渐被他的真心治愈。
他们最终还是擦出爱情的火花,并很快订婚。
在这场新的恋情中,沈老师偶尔还会想起初恋。
但是她明白,二人之间的缘分已尽。
可没想到,之前日盼夜盼的重逢。
竟然在不该来的时候来临。
1954年,沈老师跟着团里去东北演出。
她和初恋再次相逢。
时间隔了太久,以至于看到对方都不敢去相认。
还是张悦林主动上前搭话。
时隔多年再次相见,张锐林激动的上来一把握住她的手。
沈老师知道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原来沈老师并不是单相思。
在分开之后,张锐林也一直在思念沈老师。
他无视父母的催婚,一直都未结婚生子。
就是在等待重逢的这天。
可这一刻来的太晚了,沈老师已经订婚。
听到这句话,张悦林一下就愣在那儿。
脸上的表情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从这之后二人再也没见过面。
两个人的人生仿佛就是短暂的交融了一会。
他们的故事已经结束。
而对于沈老师而言,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04
沈老师在回去之后就与吴殿勋完婚。
并且在婚后生了两个儿子。
而没有娶到心爱人的张锐林,觉得娶谁都一样。
听从父母的决定草草了结婚事。
有一年秋天,她跟着团一起去东欧演出。
在这段路途中,无论是有什么安排或是新闻。
都是她在火车上为大家播报。
没想到却意外的发掘出她播音的天赋。
有很多同事都说她的嗓音十分温柔动听。
比起表演,她更适合去当一名主持人或是播音员。
于是她在同事朋友们的鼓舞中,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1957年,她报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没想到,她在真的成功通过考试。
她本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
却意外成为“中国荧幕第一人”。
1958年,她转业成功没多久,北京电视台成立。
她的嗓音条件优秀,外貌也端庄大气。
于是他们一致决定让她来做这个“领头羊”。
沈老师就这样开启了她如堪重负的一年。
她并没有“参照物”,她对于即将面临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她为了能够给观众们呈现出最好的体验,她付出十倍的努力。
那时的条件不好,在一个由办公室改造成的60平米的房间。
一半是演播室,一半是控制室。
环境上的艰苦都能克服。
但设备上的落后让她“苦不堪言”。
那时没有录像机,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现场直播。
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她的压力非常大,她必须做到零失误。
这就要求她对稿子十分的熟悉。
但偏偏往往她拿到稿子的时候,已经距离直播没多久。
她每天凌晨四点就起来背稿。
领导下午三四点才会审稿。
有的稿件改动的地方会很大,领导会加上自己的意见。
她看的时候会更加吃力,这种对她精神上的折磨十分痛苦。
每次直播结束,她都如释重负。
摊在演播室的椅子上不起来。
她将全部的重心都放在事业上。
刚生产完一月就回归工作,对于家庭完全撒手不管。
幸好她的丈夫理解她,支持她。
她的丈夫为了让她能够放心追逐事业。
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们。
而她的两个儿子也因为有她这个母亲而骄傲。
05
虽然母亲陪伴他们的日子屈指可数。
但是父亲给予他们全部的爱。
将他们教导成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她的大儿子吴林就从小十分崇拜自己。
吴林经常在学校中炫耀自己的母亲。
引得其他同学的一阵羡慕。
他那颗虚荣心得到满足,他也想要成为像母亲那样的人。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希望母亲可以教导他。
沈老师很高兴,她也很忧愁。
她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
但看着儿子坚毅的眼神,她答应了。
可事实是,她根本没有时间教导儿子。
那时只有她一个女主播,她在台里需要连轴转。
这个节目跑完跑下个节目。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吴林心疼母亲,想让母亲回家好好休息。
于是他就开始自学。
他反复观看电视里的母亲,学习母亲的姿态。
终于迎来考试,他心乱如麻的走进考场。
而就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沈老师还在电视台工作。
而最终的考试结果,让她愧疚了一辈子。
吴林落榜了。
他看到自己落榜,在家里失声痛哭。
沈老师看到儿子这样,她心里也十分难受。
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
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挽回的办法了。
她四处打点关系,给儿子换来一个在电视台中打杂的工作。
吴林本不想去,但是他想着万一熬出头呢?
于是,他答应母亲的安排。
进入电视台工作。
他从来都没有怪罪过母亲。
技不如人并不能怨谁。
反而是沈老师将这件事认成自己的错。
解决完儿子的问题,丈夫那边却永远的倒下了。
吴殿勋身患癌症,命不久矣。
他临终前,沈老师在他身旁止不住的哭泣。
他却告诉沈老师:
说完这句话,她的丈夫就离开人世。
从那以后,她就像丢了魂一样。
整日闭门不出,两个儿子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都纷纷回到家中陪伴母亲。
沈老师在孩子们的陪伴下日益走出伤痛。
有次出门买菜的时候,再次遇到了那个人。
她回头看到一个男人,只觉得样貌有些熟悉。
但接下来他说的话,让沈老师顿然大悟。
他们聊了很久。
他们知道了对方都已恢复单身。
于是在走散的几十年后,他们再次重逢。
2020年7月28日,她躺在锐林的怀里离开。
她这一生有两个儿子,两个丈夫。
他们都十分的爱她。
她是幸福的,是圆满的。
只不过到死都没能放下对大儿子的愧疚。
吴林现在还是一直在央视“打零工”。
她对儿子或许是愧疚的。
但她对祖国做出的贡献无人能及。
她的影响在中国电视主持行业持续至今。
她是“第一滴水”。
她是中国荧幕第一人。
她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