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门户

刷屏小程序匿名聊聊作者:如何打造现象级爆款小程序(2)

2017-06-03 16:05:00     来源:新浪网

  在微信上,用户关注的是更私人的产品。网易之前做过高考假新闻的H5,用户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替换到一个新闻里,然后用户自己就会成为高考状元等有趣的玩法……朋友们点进去才会发现是个很好玩的段子。这些打法都是围绕比较私人的行为和玩法。

  因为用户对于自己的真正诉求未必知道,然后你将洞察到的真相,转化成产品或服务,这样的东西才能够实现上述所说的强大而持续的传播力,和文化属性。

  如果回溯朋友印象的经历,这款社交产品曾经不止一次发布过现象级的推广爆款,利用H5的分享页面一次次在朋友圈刷屏。偶尔的现象级产品可能还是运气,但持续不断的产出爆款内容,这背后便是魏志成和栗浩洋两人对于社交和人性的深度把握。

  可以说,打造现象级产品,最核心就是依赖于产品背后灵魂人物的洞察力。

  比如,流行音乐里我们不会把唱老鼠爱大米杨臣刚称作现象级歌手,而周杰伦、鸟叔则可称为现象级歌手,因为他们做出第一个爆款后持续地有第二款第三款更精彩的东西出来,“现象级”不是凭运气撞到创作的想法,而是发掘出创新方法论后用量化方法保证产量。

  假设未来AR、VR类眼镜平台覆盖足够广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腾讯在应用场景上,在微信时代就开始积累软件生态、开发者生态,具备了成千上万的小程序的使用场景积累,这种巨大的先发优势会帮腾讯在AR时代拥有难以超越的高起点。

  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自今年1月上线以来,一直表现的冷冷清清。流量入口没有优先级的倾斜,用户获取提供的也是模糊搜索,即便微信手握8亿月活用户,其重点打造的用完即走的小程序一直处在一种高开低走的尴尬状态之下。

  总结来说,微信的本质就是通讯工具,再抽象一点,就是有机会成为人和人之间的一个通用瞬时信息传输协议(universal instant message protocal),沟通协议。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微信的客观野心其实就是希望成为虚拟空间里的我们的调制解调器器官,我们的嘴巴眼睛和耳朵,成为人类的一部分。

  再记上产品本身对数据是做半结构化处理,因此质量特别高,而“系统决策的质量取决于数据质量”,换句话说,“garbage in garbage out”(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一定是垃圾),这个是做数据或者说做人工智能的一条真理。

  所以针对微信生态环境这样的特质,我们内部有一个叫做“八爪鱼战略”的说法,意思就是我们会持续做很多款不同玩法的H5、小程序,而每个应用都会针对用户某一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就像八爪鱼的多条触手搭在这个平台上吸取来自用户的养分,因为是私人关系链、私人环境,所以用户在这样的玩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会特别有意义。

  微信的本质其实就是用短消息的形式进行沟通的工具,每个强大的互联网产品都有一个元单位(unit),比如Twitter的元就是tweet,微信的核心元单位就是瞬时消息(instant message)。朋友圈作为微信的一个可以关闭的插件,虽然占据了人们把使用微信的60%~80%的时间,但它不是微信的本质。

  爆款的传播路径:关系链

  我们知道曾经互联网就是www(world wide web),www就是互联网,而之所以web能有world wide的连接能力,就是因为hyperlink超链接的存在,可以说没有超链接就没有互联网,Google这家公司成立之初也是基于web超链接创造了pagerank算法这样一个核心设计,让web和web之间可以“互相投票”。所以小程序超链接让富内容和小程序之间产生了连接的能力,这也许会打开一个新网络生态的大门。